白癜风检查项目从元灭南宋看美国的下一步进攻方向
古往今来数局棋
成败得失不足奇
可叹多少争霸者
迷信干戈不肯息
一、历史,昨天的现实
蒙古军队的战力是历史上罕见的。从1218到1259年,经过蒙古大军的三次大规模的西征,蒙古基本上征服了自中亚西至黑海东岸的广大地区。攻占了里海以北地区及俄罗斯,直入波兰、匈牙利等地。并且攻灭木剌夷(今伊朗境内),击败黑衣大食(阿拉伯),攻陷巴格达和大马士革城,把蒙古汗国的势力扩展到西南亚。
西征的同时,蒙古又开始南征。其目标是三个:西夏、金、南宋。
1205-1209年,蒙古军三次攻入西夏,迫使西夏称臣。1226年秋,蒙古又发动了对西夏的战争。第二年,西夏灭亡。
1209年,蒙古开始进攻金,1214年,金求和。1225年蒙古军攻占金的中都。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任大汗。他遵照成吉思汗遗言,采取联宋灭金的策略,1231年窝阔台分兵三路大举攻金。特别说明的是其中一路由拖雷领军假道宋境,千里跃进,直捣金的腹地。金不敌,金哀宗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金向南宋求和,宋理宗赵昀拒绝。蒙古遣使约南宋夹攻金,商定灭金后,由宋收复洛阳、汴京、归德。宋理宗赵昀答应。
尽管宋与金有仇隙,这时候的南宋统治者应该有长远的眼光看到并不遥远的危险:金要是被灭,下一个会是谁?要是没有了金,南宋又怎能独立抵挡蒙古的疯狂进攻,可是愚蠢的南宋统治者被甜言蜜语和动听的许诺蒙蔽。1231年十月,宋将孟珙等率军北上,与蒙古军分攻蔡州的南北城。1234年正月,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杀,金朝灭亡。
金亡后,宋理宗乘蒙军北撤,依约准备接收三京(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商丘)。但蒙古共同的敌人消失了,暂时的盟友变味,蒙古军不仅阻止宋军接受,而且还决黄河水淹阻宋军。蒙宋战争开始。
战争一开始,就是大规模的。窝阔台兵分三路进攻南宋。但是除西路取得进展外,东、中路均被击退。窝阔台死后,宪宗蒙哥继位。蒙哥调整了战略,采取“绕道西南,攻其腹背”。命忽必烈进攻大理(此时蒙古以招降吐蕃),1254年大理灭亡。至此,蒙古已占有了今之淮河至秦岭以北,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及云南,形成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的包围之势。到这时时候,南宋已无回天之力。
忽必烈继位后,虽然吸收了蒙哥的教训(蒙哥就战死在里),再次进攻四川,但仍无进展。于是调整战略进攻方向,开始进攻襄樊。经过长期围困后,樊城与襄阳相继失陷。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皇太后带领小皇帝赵显投降,南宋灭亡。临安陷落后,南宋大臣文天祥和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立赵昺为帝,继续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元。1279年,元军追击南宋幼帝,陆秀夫背负幼帝在广东崖山投海而死。
面对纵横域内、横扫欧亚的蒙古骑兵,南宋坚持抗战40余年,可谓奇迹!
纵观元(蒙古)的南征的最终胜利,关键的是运用了正确的战略,那就是攻金前先灭西夏,以免收西夏的牵制,然后联合南宋灭金,灭南宋时,先征服大理,招降吐蕃,最后使南宋陷于两面夹击的境地。
二、巴基斯坦的作用
巴基斯坦的作用,用简单的两个字概括:通道!经由巴基斯坦可以通向中东及阿拉伯世界,还可以连接伊朗、土耳其并通向欧洲。当然也通向南亚印度洋。
中国要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将日益倚重。但中国的海军力量不足以保护石油与天然气在海上的运输,加上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中国必须开辟陆上通道。修建油气管道和修建铁路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将来一旦铁路连通到伊朗的德黑兰,那时,将是另外一个局面了。要是不出意外,这条铁路几年后将建成。
这个通道对美国也是异常重要的,美国在中亚数万军队庞大的军需补给既不可能完全依靠当地,中俄也不会学雷锋做好事,帮帮美国的忙。据统计其中约四分之三的补给必须从海外经过巴基斯坦的陆空运到前线。所以没有巴基斯坦的合作,不要说反恐,就是美军常驻中亚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国要打伊朗,无论如何都要保持这个通道的通畅。
而伊朗也想打通这条通道。无论是和印度还是和中国,伊朗都想建立战略的石油合作关系,特别是陆上的石油管道,建立新的生命线,因为一旦战争爆发,霍尔木兹海峡封航,伊朗也将面临自闭的危险。
从目前来看,伊朗是各方博弈的焦点,美国对伊朗想法虽多,做法好像很有限。在中俄的虎视眈眈和欧盟的不怀好意下,美国军事进攻伊朗成功的可能性等于零,即便一时能打击的痛快,那美国将会陷入真正的泥潭。
当美国无法啃下伊朗这块硬骨头的时候,美国可能要改变突破口,从巴基斯坦下手。切断通道,孤立伊朗。就像当年蒙古灭南宋时,先征服大理,招降吐蕃一样。
在这样思想的主导下,巴基斯坦近期乌云密布。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越来越赤裸和嚣张,美国的“反恐”越来越具有侵略性。就像一个美国*府高级官员前不久公开声称的那样:如果巴基斯坦无力解决其西北部地区的“反恐”问题,美国将不经过巴基斯坦*府的允许,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单方面解决。看看这样的话都能讲出来,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一旦美国控制了巴基斯坦局势,伊朗就在劫难逃了。那时候伊朗就是曾经的“南宋”,任谁都将回天乏力。
三、印度要学会站队
一旦巴基斯坦被美国拿下,对中国的严重影响自不用说,对印度的影响也将极为深刻。那时候美国的力量将进入印度洋,美印的友好将结束。印度将永远被定格在地区大国的行列。当然真是那样的话,印度是地区的国家无疑,但是不是大国,还要看美国的心情和印度的努力。
所以,当美国保证自己在巴基斯坦的通道畅通无阻却想方设法掐断其他国家的通道的时候,印度也要提高警惕,这也关乎印度的国运。但是,在中俄美对峙中,印度一直脚踩两只船,态度暧昧。在局势越来越错综复杂的时候,印度要认清方向。印度要用足够的胸怀和眼光,在巴基斯坦需要支持的时候,抛弃前嫌,大力支持。印度目前的问题,就是要认清形势站好队。
四、再谈美国的战略扩张还是收缩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一个月以前已经说过,美国要是战略收缩,那就等于慢性自杀。
“为什么美国不能主动的放弃,主动的进行战略收缩呢?为什么还要这样强撑着呢?美国是不能战略收缩的,一旦收缩,就会止不住,就像一把被高估了若干倍的宝刀,美国只能不断的提高刀的价格,让人觉得“宝刀未老”。如果有一天掉价了,美国的把戏就玩不转了,宝刀价值回归,美国露出外强中干的本质就会让美国崩盘。所以美国不会自动的调节,也不会进行战略收缩。美国只会继续的吆喝推高刀的价格,对于持有怀疑意见的人,美国能打的时候就拼命的打,打不动时候的就细声细语的商量。这就是美国可恶的嘴脸。”
一个月过去了,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再说一下。美国真的战略收缩了吗?没有,千万不要被表像所迷惑。“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处”,鹰与虎这种示弱的方法,能够麻痹对手的防备意识,一旦突然一击,没有足够准备,自然难逃毒手。美国战术的调整,局部的妥协,不仅仅是国内的问题让美国头疼。而且,美国的战略家们发现,围绕伊朗的斗争好像永远没有胜利的可能,美国要选择新的突破口,不能在伊朗的问题上僵死。布什虽然有时候愚蠢,但是,美国的智库却不傻,布什身后的推手也相当的高明。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美国选择的进攻的方式有很多种,所以不可不防!
从目前来看,围绕伊朗的各方博弈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美国大中东计划的部分破产,被迫追求次级战略目标。美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战略扩张无力,战略收缩不甘。现在美军和其盟军在阿富汗的异动,巴基斯坦的风云突起,都表明美国要寻找新的突破口。这一切只是战术的调整,绝不是战略收缩的标志。
和美国的合作与斗争,现在只能讲是大幕拉开,后面才精彩无限!
2008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