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少不想只当发声筒:“好声音”曾让我委屈(图)
华少宣传照。 青红供图1月7日,浙江卫视推出全新情智游戏节目《王牌谍中谍》,并一炮而红,这是华少首次担当制作人的试水之作。对于从台前到幕后的华丽转身,华少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坦言不愿意只做发声筒,希望节目能体现他更多的想法。他希望能把“一哥”一直当下去。□谈新节目满足观众的围观欲作为浙江卫视迈入“大片时代”的另一力作,《王牌谍中谍》的形式新颖,除了斗智商,也斗情商。胜出的方法不一定取决于选手答对题目的多少,而在于如何迷惑对手,悬念贯穿始终。华少介绍,这档节目起源于英国的《扑克脸》(POKERFACE),“这档节目改变了我对益智节目的看法,打开了我的想象空间,非常兴奋”。他说,《王牌谍中谍》对原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造,“语言结构、传递信息的方式都做了调整。节目最考验前期准备,录制前要让选手充分了解怎么玩,如何利用规则”。对于《王牌谍中谍》一炮而红的原因,华少认为是满足了观众的围观欲,“答题过程非常有趣,正确答案、谁在说真话、谁在演戏,观众都一目了然。观众就像在围观,看人家怎么变化。有时候心里以为谁会被淘汰了,但他并不一定会被淘汰,不断激发悬念”。《王牌谍中谍》由华少和沈涛两位男主持人搭档。华少认为现在男女搭配的节目太多了,两男人主持更有可能形成冲撞。华少透露,沈涛是他选择的搭档,“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结婚了,但他比我更宅,更理性。这个节目考验情智,他往智商走,我往情商走,刚好互补”。他笑言,这么多年来跟女主持人搭档挺累的,因为要照顾对方,现在跟沈涛是兄弟式的主持关系,男人与男人间的对抗、较劲更直接,没有障碍。涉足幕后压力挺大《王牌谍中谍》中,华少还首次当起制作人,他坦言在寻求转型:“我一直希望做制作型的主持人,电视节目是集体智慧的展现,需要对每个制作部门都充分了解,要懂摄影、懂灯光、懂舞美、懂导演。我希望一个节目能带着我的烙印,而不仅仅只当发声工具。”华少坦言当制片人的压力很大,比如台里有收视指标,“本来周一档是相亲节目《爱情连连看》,收视一直不错,拿这个时间段做一档有风险的新节目,我的压力很大。领导给我们规定了收视指标,达不到会扣奖金,甚至直接停掉”。不过,他认为这种压力很正常,“不能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华少透露,他还将独立制作另一档节目《华少爱读书》,“由我跟沈宏非主持,节目把我俩放在一个荒岛上,每一集都有一个朋友带一本书来看我们。这个朋友可能是作家、艺人,也可能是企业家。他们带的那本书,一定是对他们影响最深的,不局限于大部头,也可以是漫画,或者时尚杂志。这个荒岛读书的节目完全是原创的,花了我很多精力”。□回应质疑当“一哥”意味着当了多年的浙江卫视“一哥”,华少坦言很享受,“刚开始很骄傲,洋洋得意,做这一行的,谁不想当一哥啊。当时有一点膨胀,被这样的光环吸引。后来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看,是浙江卫视这些‘家人’捧我而已,全国有更优秀的同行,在那么多主持人中成为一哥才重要。”在华少看来,“一哥”意味着一种,“当大家需要我时,我有比年轻的主持人做得更好”。在主持行当,华少说他没有具体的目标,“我可能永远也拿不到金话筒,但不能说我不是好主持人。我不知道想成为谁,但有很多人做得比我好,比如何炅、*,他们在节目中传递生活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人尊敬。他们是前辈,出道比我久,但我有时间去追赶”。华少希望,他的“一哥”是自己做到不想做了,主动退出来,而不是被人赶下来。华少之前在电台工作,干过主持、播音、广告、撰稿和活动策划、。后来跳到电视台,他坦言是看中了电视主持人更有名,“但困难也接踵而来。上电视不知道讲话要对镜头,声音很有表情,脸却没有表情。刚开始输得挺惨,大家都在质疑、否定我,挺难受的,但我没有认输,扛下来了,我不想输”。华少说,他挺过来的秘诀很简单,“当你还没有成功之前,那时候自尊不值钱,经验最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