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西上林世界长寿乡上林非洲村域外情上林淘 [复制链接]

1#

工人扔掉工具,农民典押田宅,拓荒者放弃耕地,甚至连神父也抛弃了他们的教堂……

他们干吗去?

淘金。

这是19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之后,人们纷纷踏上淘金之路的疯狂场景。

自古以来,黄金一直被人们视作财富。它似乎对人类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这种魔力,不分地域、种族、肤色、性别、宗教、职业、语言、文化。

上林自古就有淘金的传统。最近几十年,从家乡到东北,再到非洲加纳,上林淘金人执着地追逐着黄金。而今,大明山脚下的淘金池已不复往日的喧嚣,只有明亮镇的淘金乐园仍依稀可见过去淘金的痕迹。

整座淘金乐园坐落在原来的淘金旧址之上,占地多亩(约23公顷)。上林淘金人将曾经荒废的土地,复垦为一亩亩耕地、果园和池塘。如今,景区内瓜果飘香,水清鱼跃,洋溢着异国的风情。

淘金体验:淘漉沙中的惊喜

从县城出发,沿着明澄大道向南走,过了明亮镇不远,在右手边会看到一座土黄色的带有非洲风格的大门,这里就是淘金乐园的入口。

在庄园的东南侧,有一个淘金池,是保留至今的旧时上林人的淘金遗址。一台斑驳生锈的淘金机器,孤零零地立在池水中。乐园里没有了往日的隆隆轰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青葱的绿意和宁静的氛围。

不过,每当三月三等节庆来临,这里的安宁又会被阵阵欢乐所替代。原来,庄园的主人将砂金撒在了水池中,谁淘到就归谁所有。一群群游客兴高采烈地端着淘金盘,争先恐后奔向水池,学着当年淘金者的模样,一遍又一遍地淘洗着池中的沙子。时不时听到一声悦耳的欢呼,原来是有人幸运地淘到了砂金。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粒,也足以让人欢天喜地好几天。当年的淘金者想必也是这样兴奋。

上林所在的广西自古就以产金闻名。宋朝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广西所在产生金。”上林所产以砂金为主,砂金矿分布于大丰、明亮、巷贤一带。砂金大小不一,“小者如麦麸,大者如豆,更大如指面”,宋人称为“生金”。更有大如鸡蛋者,则尊之为“金母”,极其罕见。

上林河中也有砂金,系山中的金矿因地质风化作用而破碎,由流水搬运沉淀在溪涧山谷中。清朝诗人张鹏展曾这样描述上林河中的砂金:“往往如飞萤,夜光生黑黝。远望时复然,寻之了无取。”意为砂金在夜色中发出如同萤火一样的微光,远望依稀可见,到了近处却遍寻不着。

“何时宝剑成龙去,自昔金沙出水频。”上林人与黄金结下了千年的羁绊。一粒粒黄金,在无数上林人的千淘万漉之下,露出水面,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非洲风情:别样的休闲之旅

当代上林人已经把淘金事业开拓到了海外的非洲。加纳、喀麦隆、津巴布韦等非洲国家都有上林淘金人的身影。其中加纳是他们闯荡的一个主要国家。加纳是非洲大陆金矿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自古以出产黄金闻名,过去曾有“黄金海岸”之称。加纳古国阿散蒂的国王便有纯金打造的凳子,金凳子也就成了阿散蒂国王权力的象征。而上林人主要在阿散蒂古都、如今加纳的第二大城市库马西及产金重镇东夸淘金。

在非洲待的日子久了,上林人也受当地风情民俗的影响,并将之融入淘金乐园中。乐园的非洲风格大门,就是模仿非洲的民居风格,由三座夯土搭建的长方体土台顶覆稻草而成。

乐园的中心是修整一新的淘金湖。湖中水波荡漾,养了众多游鱼。靠近湖东岸,有一座覆盖着稻草、富有加纳风格的双层木屋。这里是大酋长会议中心,可用为团体活动的场地。

湖中央,则搭建起了非洲水上狂欢舞台。舞台的主体是几座木制重檐、顶覆稻草的圆形凉亭,同样是加纳风格。几座亭子矗立在水中,由一排排浮桥组成的水上栈道连通湖岸。每到节假日,一群群来自非洲的表演者敲着鼓,扭动腰肢,在亭中热烈起舞,为这座庄园增添了无数异国风情。

踏着水上栈道,来到对岸,是一排非洲美食长廊。长廊柱子采用非洲部族图腾柱的形制,一个个表情怪诞的人像从柱底排到柱头,十分有趣。坐在长廊里,观看水中的游鱼,欣赏亭子里的乐舞,品尝着园中自产的禽鱼果蔬,真的十分惬意。如果还未尽兴,另一头就是烧烤长廊。晚上邀上三五好友一起喝啤酒、吃烧烤,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园中的民宿也是建在水上,居住环境非常静谧清凉。

乐园四周种满柚子树和柑橘树,每到挂果时节,游人来此可自由采摘黄澄澄的柚子和橘子。

尽兴而来,满载而归,可算不虚此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