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中国,到底谁懂货币货币的逻辑书序 [复制链接]

1#

高连奎(著名经济学家)

——我对本书内容的一些补充

受陈思进先生之邀请,为本书(《货币的逻辑》)做序,这本书惶惶30余万字,我看了两遍,感觉内容非常全面,可以算是一个金融宝库,里面包含着大量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史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在架构这本著作时的用心之处。

这本书重点从货币史,货币资本市场,大国货币博弈等方面展开,诸多内容都非常有见地,而且是历史性和专业性结合得非常好的一本书,读起来不仅能增益知识,也很有趣味,比如在历史性方面,作者为了说明中国政府发行债务,古已有之,就用了东周最后一个君主周赧王的案例,周赧王为了打仗向境内的富户借钱筹措军费,给债主们出具借券,答应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但结果无功而返,为躲避富户追债而躲进了“逃债台”,这也是成语“债台高筑”的由来。

作者还用另外一个故事讲了控制货币发行权的重要性,根据作者考证,中国战国时期,秦国也是通过先控制货币发行权,而逐渐控制了天下的。公元前年秦惠文王占有了汉中和巴蜀之地,而蜀国就中国古代铜矿开采和青铜冶炼制最发达的地区,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铜器即可为证,而铜又是制作货币的主要原料,因此秦国在获得巴蜀铜矿后,开始大量铸钱。而且秦国货币“秦半两”货真价实、分量充足不久开始通行全国,成了中国的通用货币,而秦国也逐渐利于自己的这一铸币优势逐渐统一中国。

同样作者也举了不少西方的案例,比如美第奇家族资助文艺复兴等,这里就不一一例举,而在专业性方面作者则对对国债收益率形成机制,国际上流行的债券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共同基金的运作方式、金融市场上的卖空机制,金融衍生品的运行机制等,都有详细而又透彻的介绍,这些都很好的帮助读者增长金融知识。

笔者看来,本书以货币为切入,非常好,中国现在也正缺少这样的书籍,而现代社会,如果一个经济学者如果不懂金融,那他就不能说自己懂经济,而一个金融学者如果不懂货币,那也不要说自己懂金融,可惜中国最缺少的就是真正懂货币和金融的的人才,目前中国国人对金融的理解,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水平,而对于货币的理解更是还处于空白的水平。

中国有些学者,在金融方面很知名,比如郎咸平,陈志武等,但他们的研究方向均不是货币,郎咸平的专长是公司金融,而陈志武是研究计算机出身,后转为开发金融定价模型,这些人虽然也经常有关于货币的言论出炉,但专业性都比较差。

笔者的一个朋友,在一家投行做首席宏观经济学家,一次我们一起参加论坛,他就跟在场的人说,“中国真正懂货币的人不在投行,不在证券公司,而在央行”,他这种说法是客观的,记得当年胡祖六卸任高盛时,很多人认为其会成为央行副行长,当时笔者就不看好,因为投行和央行用的根本就不是一个领域的知识,在投行干得好,不一定就能管好央行。

那是不是只要是央行的人就都懂货币呢,而提到央行,就不得不提“央行货币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人的言论经常见诸报端,能进入这个委员会,甚至被看做中国经济学家的最高荣誉,那么,央行的货币委员就一定懂货币吗,华夏时报的金融版主编贺江兵曾专门写了一篇《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未必懂货币》的重磅文章来回应这个问题,这个文章直接点了几乎所有你知道的主流经济学家的大名,他指出,“央行所谓的专家委员有些其实不懂货币,或者说不懂金融”,“一部分专家是名声很响亮,一部分是身份很显赫,在金融领域毫无建树,但又偏爱在金融领域指手画脚误导大众,金融常识匮乏得让人叹为观止”,他甚至更是犀利地指出,“中国台面上混的经济学家集体不懂金融”,这位金融主编虽然措施激烈,但他却充当了皇帝新装故事中的那个小孩,所说学界公认的事实:“那些知名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其实都不懂货币”,这可以算是主流媒体对经济学家一次最严厉的炮轰。

然而戏剧的是这篇文章中批判的很多主流经济学家都是央行任命的货币委员,但后来传出的消息是,这个文章的观点在央行内部得到了极大的赞誉,得到了他们认同,这是因为央行也有自己的苦衷,中国的央行货币委员会其实只是,社科院,国研中心,北大,清华,人大等相关学术机构领导的“轮流坐庄”,而非以货币水平取人。

华夏时报的这篇文章建议央行以后在任命货币委员时要更多地考虑像郭田勇这样的名气虽然不大,但是专业性更强的学者,其实在中国真正懂货币运行的只有央行的研究局的一些人,以及一些高校的银行研究所的教授,另外就是极少几个从业银行条线从事财经报道十年以上的金融记者,可以说在中国真正懂金融的不超过20个人,而那些很有名的所谓经济学家,一个也不包含在这20人之内。

那剩下的最高哪些人频频在金融领域发言,他们靠什么呢,其实是靠阴谋论,主导中国货币舆论的仍然是哈耶克式的阴谋论,哈耶克在反对国家控制的中央银行发钞的一段话,对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人来说,应当并不陌生:“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使得政府可以利用这种垄断权源源不断地制造出货币来,从而造成通货膨胀”无论是左派的宋鸿兵还是右派的张维迎、陈志武等,无一例外的都是陷入了哈耶克式阴谋论,只不过是左派学者猛批美国,而不批中国只字不提,而右派学者只批中国,而对美国视而不见,其实他们都是遵循一样的论调,在本质上毫无区别,这些人都不是专业派,而是民粹派。

另外提到货币,就不得不提到弗里德曼,此人被称为货币大师,但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统计学家,精算师,而非经济学家。一讲到通胀,大家就会断章取义地搬出弗里德曼那歌著名论断,“通货膨胀是一个货币现象”。但大家不知道的弗里德曼可不是什么紧缩主义者,而是个宽松主义者,美国现在所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即是他的发明,他的理论也被称为“直升机撒钱”理论,美国的美联储主席也曾因为反复引用他的理论而被冠以“直升机本”的绰号。而中国一些学者将量化宽松称为凯恩斯主义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关于拯救经济危机的办法,凯恩斯是反对实行货币拯救的,因为凯恩斯认为“发了也白发”,为什么呢,凯恩斯认为存在“流动性陷阱”,也就是新发的货币都到了“陷阱”里,货币根本就流动不起来。也就是经济能否复苏,不在于货币多少,而在于货币能否重新流动起来,让货币流动起来才是关键。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政府投资,才能让货币重新流动起来,才能大家有信心投资,经济才能复苏。

与流动性陷阱相对的还有“流动性过剩”或是“流动性泛滥”的概念,流动性过剩,就是货币流动太多,人们投资和消费的意愿极强,而无论是“流动性过剩”,还是“流动性陷阱”都与货币的多少没关系,都是反应的“货币流动速度”。一般经济繁荣时,人们信心倍增,容易出现“流动性泛滥”的情况,而经济萧条时,人们缺乏信心,容易出现“流动性陷阱”的问题,凯恩斯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是真懂经济的。

而本次经济危机美国采取了佛利德曼的方法,搞大货币宽松,但是效应不好,证明了凯恩斯的说法是正确的。

其实关于货币发行,佛利德曼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可惜他的方案也是错误的。其实货币发多了,还是发少了,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这时突然有个统计学家站了出来说,大家不要争吵了,我已经统计了历史上货币增长的平均数,你们以后按照我这个平均数发行货币就行了,也就是将每年的货币增长固定下来,谁也不能变。这个统计学家就是后来被误认为经济学家的佛利德曼,此人其实就是个精算师,擅长统计和精算,对经济学并不懂。

弗里德曼这种固定增加货币的政策,一般会造成两种效果,在经济繁荣时,会造成货币紧缺,在经济萧条时会造成货币过多,因为繁荣时经济本身需要的货币比较多,而萧条时经济本身需要的货币比较少,这样就会在繁荣时产生一种通缩效应,萧条时就会产生通胀效应,弗里德曼赶的不巧,正赶上美国经济停滞,所以就表现为通胀效应,所以就出现了滞涨。

-年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是阿瑟·伯恩斯,他在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引用了弗里德曼的固定货币数量论,也是“单一货币”规则,结果酿成了滞涨。弗里德曼的单一货币规则也早就被美国废除了。

大家千万不要迷信诺贝尔奖,甚至千万不要以为诺奖学者的理论都是正确的,中国学者陈平就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严格科学奖。物理学被实验否定的理论,再著名也不可能获奖。但经济学就不是,碰壁再多的理论也会继续获奖。这只能说明经济学还不是真正的科学,只是前科学”。本书作者也引用路透专栏撰稿人克里斯多弗·斯万的文章,指称经济学奖是诺贝尔奖项中的最大败笔。他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常常会颁给一些无用、错误甚至危险的学说。过去20年中,经济学家没能预测准美国任何一次重大的经济转折,授奖甚至等于是认可了一些事实上可能非常有害的经济理论。他还举例说明,有的曾获奖的经济理论恰恰是导致数次市场崩溃的元凶之一。

其实诺贝尔奖多次让宣扬相反观点的人同时获奖,比如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授予了反对福利国家的哈耶克和福利国家理论的倡导者纲纳·缪达尔,而在今年诺贝尔奖也同时授予了宣传有效市场理论的芝加哥大学的法玛和宣扬市场无效理论的耶鲁大学教授希勒。笔者也曾在文章中指出,经济学诺贝尔奖授予的是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新视角的人,只要有新意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可以用于经济问题的解决都有可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与这个人是否是经济学家,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这种思想是否正确无关,如果单纯从正确性上看,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和今年的法玛根本没资格获得诺贝尔奖。这些人都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这种角度还是有意义的,比如弗里德曼的意义就是从广义货币的角度分析货币,哈耶克的角度就是从不可知论的角度看经济制度,都有新意。

除此之外,我还想对本书内容做一些补充的是,通胀危害虽然巨大,但人类遭遇的恶性通胀大多与战争,自然灾难,外面经济封锁有关,一般情况下经济很难发生大的通胀,因为现在一个基本的常识是,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是直接印钱购物,政府的支付均以财政收入为限。

而无论是德国的通胀还是津巴布韦的通胀,也都不是大家想想的那么简单,比如德国的通胀曾经很好的让德国政府摆脱了德国的国内债务,也促进了德国的经济发展,而津巴布韦的超级通胀则是政府故意采取“去殖民化”手段,而且这两个国家的通胀在当时都得到了民意的巨大支持,比如津巴布韦的通胀仅仅是个娱乐新闻,甚至没能演变成财经新闻,更没有演变成社会新闻(如社会动乱),也没演变成政治新闻(如政权更替),津巴布韦的民选总统至今仍然稳定的执政,这里面包含着大量的政治的,历史的,战争的,民意的因素,而不仅仅是经济问题那么简单。

人们一般希望央行保持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为专业性负责,为整个国家负责,而不是舆论,或是舆论带给央行负责人的名声,如果让央行跟着记者的报道起舞那才算独立,是可笑的,可惜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陷入了后者,日本经济常年通缩而不能自拔,中国经济在年十几万家中小企业倒闭,成千上万的企业家跳楼跑路,央行却袖手旁观,这虽然受到了当时舆论的欢迎,但以后的历史学界会做出公正的评价的。

前几天著名经济学家滕泰邀我去评论他刚发出的一个微博,他就质问央行执行的究竟是什么货币政策,钱荒至今中国拆息仍在4%以上,国债利率创10年新高,高利贷泛滥成灾,央行却标榜这是中性货币政策?这是多么奇怪的事情。

当代中国的学术研究气氛,甚至用专业讲话的气氛并不浓厚,正如本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某些学者,“不是启发民智,而是调动民愚,以利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他们“从来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利益共同体;它们各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每个决定都是出于为自己谋求更多利益的目的各打各的算盘”。

本书作者指出,现在人类处于“无体系,大博弈”的时代,当然很多人都希望出现一个体系,比如年11月13日“欧元之父”蒙代尔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说说:“我们期待着在当前这样一个危机时刻,可以来推广世界货币的政策。当前的金融危机,是唯一可能的时机,因为你只有在危机的时候才能来做成这样建立新系统的事情。”但学术突破和科技创新一样,其何时能出现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货币是非常重要的学问,而且这个学问还相当的不成熟,这也正如本书作者在书中也引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文·汉森(AlvinH.Hansen)的话所言:“货币理论还是待开垦的处女地,甚至还不能给学生一本系统的全面的著作。”其实关于国内货币发行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在国际上什么样的货币体系是合理的,这都需要学术的突破,在国内货币发行上学术上有费雪公式,弗里德曼公式等做指导,但是这些都过时了。如果谁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中的一个,就能称为21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我们希望这样的学者能在本书的读者中出现,如果相信作者也会乐见这种情况发生,那时候我们这本书的意义也就更大了。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