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日前表示,在全球疫情逐步稳定地朝着良好可控的态势发展下,世界多地都在逐渐开放旅游。
01
全球40%的国家逐步开放边境
截止7月下旬,全球已有87个旅游目的地开放了国际旅行限制[1],占总数的40%。全球旅游业正在缓慢重启,逐步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
从6月15日开始,欧洲地区根据各国情况开始实施“解封”措施,7月1日,欧盟27个国家联合发布“重新开放外部边界”获准通行国家名单,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8月7日,此名单再次更新。
7月30日,肯尼亚公布了从8月1日起可通过国际航班入境的11国名单,包括中国、乌干达、卢旺达、韩国、津巴布韦、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瑞士、纳米比亚、日本和加拿大。
8月5日,约旦向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重新开放了旅游,成为中东地区第一个开放国际旅游的国家。
与此同时,境外航司也相继迎来了复苏的信号。随着旅行限制的放开,多国航空公司开启了航线恢复计划。
02
中国成为许多国家解封后的首选
在增加航线方面,许多国家的航司纷纷“官宣”将第一批复航中国。
据环球时报7月29日报道数据显示,中国国内航班起降量距离疫情前水平仅差约10%[2],航班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复苏情况领跑全球。
在我国疫情形势发展向好、旅游需求持续反弹的情况下,全球多国航司优先计划加入复航中国的队列。
近期,我国国际航班量增幅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上月,已有至少35家国内外航司获批复航、加密中外国际航线,其中25家航司为中断航线后首次复航的外航[3]。其中,上海、广州等城市成为热门目的地城市。
瑞士航空
7月19日起,瑞士航空恢复“苏黎世-上海”航线,苏黎世周日起飞,上海周二起飞。
土耳其航空
自7月21日起,复飞首个飞往中国大陆的航班“伊斯坦布尔-广州”的定期航线,每周执飞一班。
荷兰皇家航空
从一季度就开始停飞的荷兰航空,自7月21日起恢复“阿姆斯特丹-上海浦东”的中国国际航线,每周一班,并且往返都将经停韩国首尔。
埃及航空
埃及航空自7月23日起复航“开罗-广州”航班。
阿联酋航空
7月25日起,迪拜的定期客运服务恢复,“迪拜-广州”每周一班,于每周六运营。
新加坡酷航
新加坡酷航也于7月底正式恢复了“南京-新加坡”航线,这是继6月初恢复了首条“广州-新加坡”航线并平稳运营后,酷航恢复的第二条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航线。
卡塔尔航空
7月26日,卡塔尔航空公司恢复“多哈-广州”航线,双向均为周日起飞。
德国汉莎航空
汉莎航空宣布从7月27日开始,每周增加一班LH/法兰克福-上海航班。
阿提哈德航空
7月27日起,阿提哈德航空恢复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上海”的客运航线,每周一班,由波音-ER执飞,提供商务舱和经济舱服务。
维珍航空
维珍航空已于8月5日完成“伦敦-上海”航班复航。这是自今年2月因为疫情原因暂时停航后,维珍航空首次执飞上海。
加拿大航空
加航自今年1月底开始大幅削减国际航班。8月7日,加拿大航空率先复航“”温哥华-上海”航线,每周一班,采用波音客机执飞运营。
英国航空
7月中旬,英国航空宣布将于年8月9日正式复航中国大陆地区。首先复航的是“伦敦希思罗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的航班,每周四和周日直飞。需要注意的是,该复航航班为单向航班。
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厦门高崎
成为入境航班最多的机场
从机场统计数据来看,截止7月末,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厦门高崎三个机场成为入境航班最多的三大机场,共接受了架次航班[4],占总体的57.81%。
从国内机场的日均入境航班量来看,“五个一”政策实施后,我国每日的入境航班维持在10~20架次左右。上月,在多家外国航司公布复航中国的计划后,每日航班量提升到20~25架次[4]。
按此趋势,未来,更多航司将快马加鞭恢复与中国之间的航班,国际客运航班维持较低水平的局面或将被打破,下半年,国际航班数据将迎来新的增长,机场入境防控工作还将持续加大力度。
03
“五个一”更新,“一国一策”扩容
为迎接更大的复航潮做准备?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航班支持政策也迎来了进一步调整,国际航线数量在逐步扩大。
6月4日,民航局根据疫情形势及时调整了疫情严峻期间的“五个一”政策,发布了《民航局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
所有未列入民航局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