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返回非洲的时候,在非洲长期投资的一些华人朋友纷纷给我拨打电话,痛诉他们最近在非洲投资遇到的遭遇,甚至一个个“养鱼式”的陷阱。如何预防投资纠纷成为很多华企面临的重要挑战。
以前,说起非洲,很多国人会认为非洲老百姓的生活是“吃饭一棵树、穿衣一块布,花钱靠援助,说话不算数!”这样的描述对八十年代的非洲老百姓的生活比较贴切。不过,在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以及近些年我国*府提倡“一带一路”*策给非洲经济发展带来机遇。非洲大陆人口约合11.5亿,每年近3%的人口增长率,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正在生成。联合国人口管理部也预测未来非洲人口还会继续增长,在年前,全球一半的人口增长都来自非洲,26个非洲国家的人口将翻倍。
原因之一是非洲可以称为全球“最年轻的地区。加之非洲所处的重要战略位置,诸多因素叠加,非洲已经成为中国投资者心中的“新大陆”。
截至年年底,中国对非洲投资存量已达亿美元,当前,我国对非投资存量主要集中在沙哈拉沙漠以南国家,比如肯尼亚、南非、安哥拉、刚果(金)、赞比亚、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加纳、津巴布韦及坦桑尼亚等国。华人投资的数量增加,也会带来诸多的矛盾、争议和各类的投资陷阱等失败案例。
避免*治、经济和外部因素风险
非洲一向被认为是华企投资的“高风险”地区。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投资,风险都是存在,因此,事先必须做好风险防范。对于高危地区而言,系统的法律风险防范尤为重要,因为一旦不了解或者忽略风险,未来就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在非洲的投资,华人投资者必须充分考察所在投资国的经济和*治发展动态,以及未来的可控的风险处置能力。投资非洲某一个行业,更像是投资非洲的某一个国家。国家的*治导向和经济*策对于外来投资者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我国*府提倡“一带一路”*策下,很多非洲国家主动与中国进行密切的经济、贸易合作。
在中非合作的大背景下,华人华企在非洲的投资也会得到当地的*府欢迎和赞赏。因此,国与国之间高层面的合作,会给华人投资行业带来利好因素。但是,除了上面所说的*治因素之外,难以把控的则是当地经济*策制定发展方向。
现阶段,我国的国营企业在非洲从事的行业大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民营企业则集中矿业、制造业、轻工业和日用品方面。国家经济*策对各个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有“绊脚石”的嫌疑。
例如,非洲安哥拉的木材开采行业。近些年,安哥拉的木材开采行业可谓是方兴未艾,特别是一些比较稀少的木材使得很多华人慕名而来进行投资。因此,木材开采在安哥拉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木材开采给国家带来部分的财*收入,也给一些企业和个人带来第一桶金。
不过,进入年后,当地社会各界对于*府实施的木材开采*策和经济策略给予批评,指责*府制定的木材开采*策是毁坏性、灭绝性。追逐“民主”的社会各界精英们对执**施加压力,使得安*府立即改变开采*策,并对每个省份的开采量进行限制,木材的开采、运输也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新的经济*策落地,致使一些投资木材开采的华人投资者收益率急速下降,甚至出现投资者难以维持的情况。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总是用在股市的名言,仿佛用在非洲的投资中也并不为过。因为,投资非洲的风险的确较大,如何保证投资回报率和长期发展的稳定性,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