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冠会压垮灯塔,为什么大国却不能上位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78491.html

孟庆祥

一、疫情导致货币体系崩溃

新冠正在不可控的向第二阶段也就是1%的感染率发展,即使是最好的情况,最终也要有万人以上感染,死亡百万。

从数据统计来说,死万并不多。仅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就千万,全球每年死亡人口大概有万人。全球人口75亿,假设年龄是均匀的,预期寿命是75岁,每年死亡人口就是1个亿,因为年轻人更多,所以每年死亡人口没有那么多。

新冠是烈性传染病,它导致的死亡并不是人们熟悉的死亡方式,引起的效应可能要放大数十倍,百倍。

就算是非常藐视新冠的国家,不准备采取任何措施,到了一定阶段,比如万分之一人口感染,许多经济活动也会停止。到了万分之一之后,如不采取有效的行动,半个月就到千分之一,相当于3月23日的意大利或者4月6日的美国。到了千分之一,就有明显的死亡,影响到所有人,如果到了百分之一,再顽固的国家人们也会为保命停止工作。

按照最糟糕的情况,假设全球死亡上亿人口,其破坏性并不是死万的倍,而是三倍、五倍而已。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由于许多经济活动的相当长的时间的停止,*府在这个阶段只能补贴百姓,就是俗称的发钱。但是,*府的债务如果太多的话,人们对*府债务就会丧失信心。基于*府信用的货币信用体系就会崩盘。到底会怎么样,历史上没有过,只有极少数的国家出现过这种情况,解放之初的中国,最近的津巴布韦,年德国的严重通胀,苏联解体后卢布的激烈贬值等。

局部的、个别国家货币丧失价值会导致经济活动紊乱,经济遭受重创。但是,世界范围,几乎涉及所有富国货币崩溃的现象从未发生过。我对这个不内行,当然这事本来也没有内行人士,因为这不是一个理工科那么严密的学科,所以没有特别的内行和外行的说法。

年的经济危机是由股市突然崩塌引起的连锁反应,年之前经济运行模式工业生产率大幅度提升,但工人的工资提高的则很缓慢。怎么样把工业品卖给没有钱的普罗大众呢?就是金融体系,银行借给大众太多的钱,大众拿这些钱消费、炒股、炒房,表面上有赚的盆满钵满。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人们美好预期的基础上,股市崩溃就让这些钱成为坏账,大面积的坏账,银行大量倒闭终于影响到了依赖金融体系维持生产和扩张的实体经济,金融危机转变为经济危机。实体经济只能停工停产,造成经济的巨大衰退。以经济危机最严重的美国为例,年美国GDP为亿美元,到年萎缩到亿美元,年恢复到亿美元。实际上年才发明GDP,这些数字是事后推算。如果按照年美元的购买力计算,年美国GDP为亿美元,年为亿美元,恢复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平也整整用了10年。

事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反思,一种主流的观点归罪于赫伯特·胡佛不拿*府的钱救市的*策。所以,此后的金融危机*府总是出面救市,做兜底人。年美国第四大银行雷曼兄弟倒闭,后来美国*府QE印钞救市,主流声音都认为救晚了一步。

于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假设是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府印钞救市是标准治疗程序,而且被证实这种方法确实有效。

但这种神话一定能永久维持吗?*府的债多高都没有关系,永远不需要还钱?未必。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是,救市成功就成了资产,救市失败就成了负债。救市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救市力度,势大力沉的大量钞票总能挽救股市和债务的崩溃。

新冠导致的危机是生产实质性停止,经济萎缩,并不是通过金融传导到实体的危机,而是从实体传导到*府债务金融体系的危机。

二、灯塔国的倒掉

以美元为例,美国已经有23万亿美元的国债,为啥还能继续发行?因为人们相信他,但所有的相信都不是无限度的,再发两万亿支撑一个季度,然后弹尽粮绝,然后继续发,这钱还能继续值钱?美国、美元的信用就不会崩溃?这不可能。因为疫情的凶猛程度难以想象。3月3日,美国确诊新冠只有64例,4月3日就上升到22万例,4月6日已经达到36万例。最乐观的结果美国也会增长到万例,也就是1%的人口。大多数经济活动会停止相当长的时间。美国的信用、美元的信用靠什么支撑?

在疫情之前,面对美国不断迅速攀升的债务,很多是外债,人们已经认识到*府的债务是永远不需要还的。但是,灯塔国持续巨大的贸易逆差一方面给灯塔国造成痛苦,另一方面也成为依赖与灯塔进行大宗贸易国的鸦片。即使没有疫情,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不可能永久持续的,杨白劳不可能永久的把物品源源不断的输送给黄世仁换取永远无法兑现的钞票。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灯塔最近印的2万亿美元,救市、发钱已经花掉1.6万亿。按最好的结果,疫情结束,还要投入数万亿美元,这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大树,而不是一根稻草。

大国作为疫情先发国,从1月22日封城到2月9号陆续复工,再到3月份全面复工,经济活动全面停摆了约1个月的时间,由于中间本来有春节假期,所以,实际停工时间只有20多天。*府也没有大量印钞发钱,因为老百姓有能够维持生计的存款,所以疫情没有对经济运行造成实质性破坏。

但美国病患太多,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美国以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怕极端的防疫影响经济运行,并没有像中国这样采取极端的措施停工停产,那会不会对经济影响就比较小呢?不会,因为你不采取极端措施,病毒扩散就越严重,病毒渗透率到了一定程度比如2‰,人们由于害怕会自动的停止生产活动,如果还不害怕,病毒渗透率就迅速提高。对付新冠这样强大的传染病,越早采取严厉措施成本越低。

由于美国已经迅速达到了1‰的新冠感染率,已经错过了短时间低成本解决问题的窗口期,时间拖长成本会更高。

再看看美国GDP的构成。年美国第一大产业是文体娱乐产业产值亿美元,占GDP比重31%。中国这一比重只有4.16%。这一部分需要人们旅游、看电影、看比赛、看演唱会,绝大部分都要现场聚集,显然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所以,4月5号特朗普还与体育组织研究是不是能重新开始比赛。新冠短期内消失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产品将长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美国第二大产业是建筑与房地产,年这个行业的GDP为亿美元。同期中国为亿美元,占GDP比重为13.24%。为什么建筑狂魔这部分产值只有美国的一半?这就是计算方法的问题,不多涉及,这部分受疫情影响不大。美国第三大产业是金融服务业占比7.51%,中国这个行业占比7.95%。金融业受到所有行业影响,损失也会非常惨重。第四大产业是石油与化工产业,美国占比7%。中国这部分占比20%。美国主要是石油,中国主要是化工。美国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占全球比重为18%,由于世界范围的冰冻模式,加上美国采油成本比较高,几乎是毁灭性打击。

按照上面稍微详细一点的GPP拆解分析,你可以大致推测疫情的影响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很显然,美国经济将受到疫情的长期影响。还在增加的巨额债务加上长期大幅度萎缩的经济,会发生什么?就是信用体系和金融体系的毁灭性崩溃,这无法避免。就像一个富人,他天天都能挣钱,尽管他有很多债务,你还是敢借钱给他,突然有一天他丧失了挣钱能力,你还会借钱给他吗?世界经济、国家*治这些宏大的事物和个人微观的逻辑其实是非常相似的。

结论就是灯塔国的倒掉已经无法避免。无论新冠最终万还是失控,只影响量不影响结论。

三、大国无法取代灯塔国

亢奋类的爱国主义者最近在琢磨一个问题,唯有大国把疫情控制住了,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前天我已经第一次出去吃了火锅,我发现我是太保守了,就算是饭馆这样最受影响的行业也恢复7、8成了。

输入型病例可防可控,由于流量可以控制,线索可以追踪,不会发展成大范围停工停产,对经济影响已经不大。

最大的影响是外贸,大多数国家都封城、封国、禁足,会极大的影响需求。年,中国出口额占GDP的18.1%,进口额占GDP15.6%。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出口额还是进口额并不是GDP,GDP只是增值,假设我出口了一架1亿美元的飞机,从上游继承下来的成本万美元,它的出口额是1亿美元,创造的GDP只有亿美元。

经过了国内近十几年经济体量的巨幅增长,外贸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由于国外绝大部分国家受到疫情困扰已经丧失了生产能力,全球贸易的萎缩一定是相当严重。进口进不来,这样外贸企业也可以转内销替代进口。贸易损失这个部分尽管很大,对经济的杀伤力并不是十分严重。

中国经济可见前景是很好的,尽管也没有办法和往常相比。年中国GDP反超美国,并且长期成为世界第一是大概率事件。

那么大国就能取代灯塔国成为新灯塔吗?

绝无可能!

因为成为灯塔或者成为领导国的地位需要三个主要的条件。

第一个就是经济实力。年世界强美国家,中国家。那种认为美国只是印钞换实物的观点是用来忽悠的极端说法,并不切合实际。美国各种商品、互联网服务行销世界是事实。相对而言,美国各个行业集中度高于中国,所以,你会看到美国大企业数量不输中国,质量比中国更优,美国的经济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就是军事力量。如果你不服就揍你,二战之后,美国已经发动了近30次战争,基本上每一场战争都有美国参与,其中的大多数是美国发起的。美国的方法是教训一些不听话的,让大多数国家害怕,乖乖的听美国的话。很多人说美国的战争都是正义的,都是打击独裁*权的,这纯属胡说八道。美国的军事力量并不是主持公道的,而是谋求利益的。

第三就是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二战之后,美苏、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斗争了四十多年。后来苏联阵营在经济上失败,最终溃败,美国的意识形态成为统治世界的意识形态。切不说国外,在中国,美粉、美吹、美狗就人山人海、数不清楚。尤其是60年代,70初这种人特别多。他们的头脑停留在年轻时的认识上,这些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人只要不死,不管是多少事实都无法改变他们的意识形态。就拿新冠肺炎举例,当美国疫情爆发之后,美吹这样解释。美国人家统计的是新冠感染者,天朝统计的新冠肺炎,你当然更少。武汉根本不是死亡2,实际上是。反正新冠最终控制不住,美国的方法可能是对的,早死早上岸,到时候倒霉的还是大国。

大国做啥都是错,灯塔做啥都是对。然后,这些美狗还说你不爱国。

大国要想成为领导者的障碍不是经济实力,也不是军事实力,军事实力提升也是很快的。最关键的障碍是意识形态,别人不认你。

鸟类的意识形态是出蛋壳的几个小时确定的,小鸡会将他刚出蛋壳时看到的移动物体当成它妈。科学家用一只黄鼠狼模型在刚出生的小鸡边上动来动去,小鸡就认为黄鼠狼模型是它妈,终生改变不了。奶粉厂商发现了幼儿无法改变出生时吃的第一口奶,所以,在中国奶粉厂为了竞争第一口奶粉,成本高达多人民币。

60年代,70初的人在世界观形成时期是大国远不如美帝,并且此前谎言教育一个个戳穿的时期。他们就会留下大国所有话都是假话的“印记”,比如年出生,写了60篇日记的圆圆被奉为圭臬就是这个道理。

在国外,与恨国贼有相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个人也特别多,现在社会的主导力量大概是50年代到70年代出生的人口,这些人在世界观、意识形态形成时期,大国贫穷封闭,靠谎言支撑,灯塔国则光芒万丈。

一个在意识形态上不能获得认同的国家绝无可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无论你做什么都只是一点点的改善,不可能速成。你要想改变大范围别人对你的看法,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等着一代人死去,缓称王是唯一的方案。

美国在二战之后的马歇尔救助计划帮助西欧、日本等恢复经济起到了真实的效果,这是美国影响力的根基。二战之后选择苏联阵营的国家因为经济发展的失败愈发抛弃了原来的看法,更加彻底的信奉灯塔国那一套,虽然并不受灯塔国待见,但他们只会埋怨自己,就像大国的资深跪族一样,如果洋大人不高兴,肯定是自己做的不好。所以,影响力的形成、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需要历史机会,也需要人本身的代际更替。罗曼罗兰说过很多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了,到八十岁才埋葬。

意识形态不合能做生意吗?能!但不可能成为朋友,最多就是因为利益暂时妥协和苟合而已,这是我们未来几十年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果你把利益关系硬搞成朋友关系,就会进退失据、容易反目成仇。当代历史有太多这样案例,由于你懂得的原因,我无法举例,自己去体悟。

如果你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一个入侵国家入侵民族开始的一、二十年都会遭到激烈的反抗,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是如此。倘若入侵国、入侵民族确实治理的更好,等到下一代,也就是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被入侵国家或者民族就会归顺,就会被驯化。因为社会的中间力量已经实现了代际更替,旧时代意识形态的人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你可以研究一下二十世纪初中国一部分被某国驯化的历史,也可以看看大国清朝初年的历史。当然,时间的因素还要加上成功的因素才行。克里米亚地区是年赫鲁晓夫划给乌克兰的,到了年又加入俄罗斯,60年的时间并没有改变克里米亚地区人的观念,道理很简单,因为乌克兰治理和发展的失败。

就算现在大国已经不错,但远未超越老牌发达国家,大国在意识形态上被广泛认同起码是三十年之后的事。

四、多极世界

许多国家,尤其是有点分量的经济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是不认可大国,需要换几代人才有可能。东亚则是一个例外,日韩都有儒家文化基础,在本次抗疫中的表现一方面取决于*府用什么办法应对,另外一方面也取决于由文化而塑造的行为模式。即便是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华人感染者明显更少。

文化以前是一个比较虚无缥缈的词,疫情让人们理解了文化的是怎么和真实世界发生作用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华人更愿意放弃自由、自我隔离、主动戴口罩。

在中国首先取得抗疫胜利之后,奋力为别国生产抗疫物资,但还是有很多国家的官员将责任甩给中国,就连伊朗也颇有微词,伊朗和美国国家之间是敌人,暗地里许多人也是美粉,美狗。这虽然不代表官方*府的态度,但也代表相当多的看法。试想如果爆发地是灯塔国,这种事情还会发生吗?

由于文化上具有同源性,意识形态的障碍就比较小。除了中国,日韩对新冠防护的也比较好,中日韩彼此之间认同度高,加上地缘关系,疫情之后,中日韩会走的更近,也可能会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谈成中日韩自贸区。

疫情之后,世界会更开放还是去全球化趋势明显?参考年经济危机之后,各主要国家为了解决就业,保护本国工业都采取了提高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策略。本次疫情也不会例外,灯塔国已经表示今后关键产品的制造绝不能依赖外国,即使盟友也不行。大多数有能力的国家都会有类似的想法,全球化虽不能说是结束,大幅度萎缩则是大概率事件。

老牌*治家基辛格4月3日撰文“新冠病毒大流行将永久改变世界秩序”,文章欲言又止,言辞含糊。作为一个老练的*治家不可能直接说出明确的、尤其是对美国不利的想法。但题目似乎揭示了端倪,这种改变就是单极世界的终结,美国从国力上以及所作所为展现的价值观上,已经无法领导世界。让美国交出领导权给大国,绝无可能,一众国家也不答应。其情形类似于王朝的末代尽管腐败昏聩,行为不端,仍有很多臣民对皇族毫无保留的忠诚。如果拿产品比方的话,不是产品质量一好马上就就有品牌,也不是产品质量一出问题品牌立刻崩塌。国家品牌比商品品牌惯性要大得多。美国的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就已经超过英帝国,但知道二战之后才逐渐成为领导者。

因此,新的世界秩序显然是多极世界,中国的主要影响力限于东亚以及一些无力、也没有兴趣真实参与国际事务的小国。美国的影响力将收缩到死忠粉国家。小国从来没有独立的*治能力,依附某个大国是必然选择。在多极世界的依附选择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国运之赌。

西欧或者欧盟将作出怎样的选择?即使他们之中最强的国家也因为体量太小,无法成为一个极点存在,抱团取暖已经被证明困难重重,每个国家的国情和利益的不同不是容易调和的。西欧或者欧盟在*治上可能选择更加中立,疫情削弱了美国的控制力,也削弱了西欧的经济能力,但是会给他们*治上更多的空间。这样,他们想跟俄罗斯做生意就跟俄罗斯做生意,想跟大国做生意,灯塔国也无力阻挠。

多极化已是大国最佳机遇,不要头脑发热,不要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治学、国家战略最缺失的一个维度就是对心理、对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理解。事实并不能改变认知,尤其是无法改变价值观、意识形态已经形成的人认知,而这部分人是社会的中间力量,如果你有多个群撕逼的经历就会理解人们是怎样认识世界的。解决生存再想发展,先通过生意连接,再逐渐加深理解。世界上少了一个欺行霸市、鱼肉乡里的恶霸就是最大的好事。

最后,我帮朋友,华为时期的靠谱同事做一个广告。

报名链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