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钟
经济学博士,宏观投资人
一年以前,中美两国刚刚宣布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双方正在敲定最后的协议文本。中国准备迎接 后一个平静的,特朗普信心满满地打算凭着股市新高、失业新低的势头轻松连任。
谁也没有想到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虽然无法预测的世界经济是否还会有黑天鹅出现,我们仍然试图描绘出明年经济全景的一鳞半爪。
就在圣诞节前,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总额亿美元的第二次财*援助法案。和第一次的法案类似,第二次法案中三分之二的资金都将用于“维稳”:每人美元的一次性现金发放、联邦失业保险金、以及给中小企业的联邦贷款(只要企业在未来几个月内不裁员,该贷款就可以不偿还)。
而还有几周就任期结束的特朗普出于*治目的,更是出人意料的要求现金发放增加到美元。如果这个要求真的实现,估计会再增加近亿美元的财*支出。
上一次美国财*援助法案总金额高达近2万亿美元,对于接受援助的低收入家庭来说,到手的各种援助算在一起能够维持半年多的生活所需。而这一次财*援助规模只有上一次的一半左右,美元和失业补助大概可以维持一般低收入家庭3-4个月的生活开支。
除此之外,未来三四个月美国国内仍然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一个是疫情,过去几天当选总统的拜登和现任副总统彭斯都在电视直播上接受疫苗注射,可以看出美国已经基本对其他手段不抱期望,把抗疫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疫苗的有效性以及广泛接种上了。但是,最近发现的病毒变种、疫苗供给上的瓶颈、和美国近几年盛行的“反疫苗”运动是美国这个抗疫计划的最大风险。
另一个不确定性就是美国参议院的控制权,目前共和*占了50个席位,民主*占了48个席位。明年一月初佐治亚州的两个参议员席位补选结果将决定未来两年美国国会的形势。从美国第二次财*援助法案出台过程来看,民主*在5月份就拿出了3万亿的刺激方案,一直拖到年底被砍到了亿。虽然拜登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但是民主*在国会和地方选举中损失惨重,现在两*的目光已经放在了年的国会控制权争夺上了。
疫苗接种效果决定了美国年的经济复苏速度,国会控制权的归属决定了美国*府经济*策的力度。比如如果民主*赢得了佐治亚州的两个席位,明年大概率美国会通过第三次大规模财*援助计划,美元会进一步大幅度贬值,大宗商品和黄金比特币将会延续之前的疯涨势头。
而如果按照我个人的猜测,共和*会起码拿下一个席位,继续控制参议院。那么除非疫苗接种策略完全失败,年美国*府将不会再通过新的大规模财*援助法案,美元的下跌和商品价格的上涨就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欧洲的疫情控制策略和美国一样也全部压注在疫苗接种上,在经济*策方面,欧洲刚刚通过的财*预算表明他们走的是稍有差别的另外一条放水路线。
年中的时候欧洲已经提供了失业保险等针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12月欧盟各国达成协议决定在未来7年建立一个亿欧元(实际规模将会更大)的财*复苏基金,这笔钱将在欧盟各国之间分配,由各国*府主导投资,其中一半以上的基金将用于欧洲的新基建(数字通讯网络和新能源方向)的投资开支。
目前正在重重困难之下努力推进的中欧投资协议,既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也对中国企业进一步参与欧洲复苏提供便利。
欧美虽然财*刺激的思路有略微差别,但主要目的都是企图增加经济总需求。他们的财*开支来源倒都是采取了同一手段:央行印钱。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已经说过,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央行可以大规模印钱支持巨额财*赤字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产业链中占据的顶端位置,和产业链下游的国家相比他们可以攫取超额利润和维持丰厚的社会福利。这些国家大规模印钱可以让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起分担那些超发的货币。而同样超发货币的发展中国家,如津巴布韦就只能自己承担所有的后果。
中国虽然在疫情控制和经济复苏方面都有着远远超出其他国家的优异表现,但是在产业升级没有成功之前,仍然要被迫部分承担这些发达国家印钱的负面后果。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展开讨论一下。
发达国家大规模印钱最严重的负面后果就是造成通胀。今年3-4月份大宗农产品如玉米大豆小麦的国际市场价格均处于最近十几年的最低点,但是到了12月,这些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平均都涨了50%左右。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涨幅更加可观。铜价从春天的低点涨了一倍多,石油从负油价涨到50多美元。
虽然大宗商品的价格飞涨影响所有人,但是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影响大不一样。由于产业链全球分工和人口结构的原因,发达国家不但从整条产业链上拿走了最大的利润,还对大批产品拥有定价权。比如说一条牛仔裤,由于原料涨价生产成本提高,但是欧美进口商凭借庞大的市场份额掌握了议价优势,可以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厂商消化生产成本上涨中的绝大部分,否则就换到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生产。这样欧美进口商的利润份额变化不大,欧美市场的消费者也感受不到原料飞涨带来的影响,欧美地区的通胀率自然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美国北加州旧金山湾区福斯特城一家超市,新华社发。
同时,由于欧美国家本身也是部分大宗商品的出口大国,他们和那些资源出口国一样还可以从原材料价格上涨中获得更高的利润。那么谁在这其中的利益受损了呢?最主要的就是那些缺乏自然资源的发展中国家的普通人。一方面他们没有从资源价格上涨中获利,另一方面还要忍受通胀带来的实际收入下降的困难。
中国由于自身调度资源的能力,往往可以凭借长远的战略布局来减轻一些这种负面影响。比如说在3-4月份大宗商品价格跌到谷底的时候,欧美的印钱机器已经开启,但是还没有传导到市场价格上,中国抓住时间差,超大手笔的在最低价格上大规模进口石油、矿产和农产品。
虽然国内的投机者在原油宝上吃了大亏,但是中国在第一季度疫情最严重、几乎全国封城的时候进口了4亿多吨原油,比年第一季度增加了12.7%。到了7-8月份,国内港口的储油设施已经没有一丝多余的空间,许多油轮被迫被当成临时储油罐飘在港口外。
在农产品上也是一样,3月份国内金融市场短暂熔断的时候巴西货币雷亚尔对美元大跌35%,而大豆的美元价格也跌到十年以来最低点。中国在那时大规模向巴西定购大豆,从4月开始,来自巴西的大批船队到达中国港口,海量大豆源源不断的进入粮仓。据巴西海关的统计,1-5月巴西向中国出口了超过万吨的大豆,占巴西所有大豆出口的73%。
当然,当印钱效果传导到大宗商品价格上以后,中国也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成本上涨的后果,比如近期热点讨论的铁矿石价格。前一段时间国内消费价格指数罕见的出现负增长,当时还出现了一些担忧通缩的议论。实际上,这个消费价格指数负增长的现象是暂时的,到了明年欧美印钱的效果体现在统计数据中以后就会消失。
如果要想更进一步的减轻国外过于宽松的货币*策对于中国经济的干扰,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也和他们一样占据到产业链上利润最丰厚的位置上,提高自己在贸易中的定价权。
正是考虑到这样的大背景,前几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了产业升级的重要性,会议结论一共八条决议,除了第三条坚持扩大内需和第四条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其余六条的都是直接针对供给侧问题的*策决议。
从第五到第八条看,未来一年*府将分别针对农业、互联网平台、房地产与租房市场、能源环保等几个行业出台一些重大*策措施,将会带来深远的市场变化。在货币*策方面,也正像我们以前的文章分析的那样,“不急转弯”,逐渐的小步收紧将是明年的金融环境的主题。
而最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