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非洲粮仓”和世界上最好白肋烟叶产地的非洲国家津巴布韦,本世纪初的若干年因经济、金融决策重大失误,领导层一意孤行,导致恶性通胀(最高时通胀率高达%),动辄几万亿面值的津巴布韦元钞票(这还是在三次“百万换一”币改后的结果)成了各国好事者趋之若鹜的藏品,甚至送给孩童不值钱的小礼物。在年一次抛出万亿元新钞后,这个一度在非洲经济发展令人羡慕的国家终于本币彻底崩溃,不得不在大宗交易中改用四种外币(美元、欧元、人民币、南非克朗),在小额交易中实行以物易物。直到年,已经历过重大*府更迭、彻底告别穆加贝(RobertMugabe)时代的津巴布韦,才总算鼓足勇气恢复了本币,发行了重订汇率的新津巴布韦元。
然而新*府也并没有拯救经济和金融的灵丹妙药,随着疫情及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衰退、消费降温,经济严重依赖烟草等大宗商品出口的津巴布韦再陷通胀怪圈,被认为大大失真的官方通胀率6月达%,7月竟攀升至%,而跟踪全球通胀的美国经济学家汉克则更给出了7月通胀率%的惊人数值,高居全球第一。8月8日官方汇率,1美元兑津巴布韦元,但这仅是个毫无实际操作价值的“账面数据”:同期黑市价,1美元已能兑换近0津巴布韦元,而三个月前的黑市价不过1兑.。
这让对“满地亿万富翁”记忆犹新、心有余悸的津巴布韦人大惊失色,而津巴布韦*府的应对也给人以似曾相识的荒唐感:和财年,津巴布韦财长恩库贝(MthuliNcube)主导推出了亿元量化宽松*策;年5月,津巴布韦*府居然禁止所有银行发放贷款,当他们发现此举只能导致所有经济领域崩盘后又在10天后匆匆收回成命;7月,津巴布韦央行——津巴布韦储备银行(RBZ)宣布提高利率一倍——把原本已是世界最高(%)的基准利率,提高到令人头昏眼花的%。
效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不仅本币再度向穆加贝时代后期的旧津巴布韦元“致敬”,根据世界银行一周前的报告,津巴布韦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已飙升至仅次于黎巴嫩的第二,反超了此前数年一直“保二争一”的委内瑞拉。
病急乱投医的津巴布韦央行决定乞灵于亮闪闪的金子:8月初,央行宣布发行一种可用于正常市场流通的金币,第一批总计0枚,每枚金币重22克拉,含1金衡盎司黄金,正面是维多利亚大瀑布图案,标价高达约美元。
央行希望有黄金做后盾的金币能迅速稳定津巴布韦本币和金融秩序,他们乐观宣布“所有金币已经售罄”,并计划月底再发行0枚。
然而市场的反应似乎是非常冷淡的:一些当地小商贩表示,大多数津巴布韦小商贩连人带货,身家不过百把美元,绝大多数津巴布韦人之间进行的,是总价5美元以下的买卖,“面值0美元的硬币能做啥、又有几个普通津巴布韦商贩和市民用得起”?
最大反对*公民变革联盟(CITIZENSCoalitionforChange)领导人查米萨(NelsonChamisa)认为,发行金币丝毫无助于稳定本币、拯救金融和改善市场流通,只能助长贪腐,进一步扭曲金融市场秩序。
一些金融学家(如穆佳诺GiftMugano教授)则相信,金币因面值太高、数量稀少,会立即被当作一种附加特权和权力寻租的稀有投资商品,沦为杠杆炒作的可居奇货,而根本不会被当作真正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不少蹲守在独家铸造金币的国营黄金精炼厂前“等米下锅”的小掮客也证实了金融学家的担心,他们表示,自己不过是金币炒作市场中的“小鱼小虾”,那些有身份、有路子的人才是“大鳄”。
有分析家预言,金光闪闪的津巴布韦金币会越来越值钱,甚至比美元还枪手——但这非但不能拯救津巴布韦经济、金融和本币,还会帮一个大大的倒忙。
查米萨等反对*领导人提出的解决“药方”,是重新废除本币,恢复使用美元等外币,并且承诺一旦当选,会给每个劳动者每年美元的“起薪”。
对此早已听惯了各种“偏方治大病”承诺的津巴布韦人无动于衷,他们表示,症结在于行*治理、决策和经济本身,在于商品匮乏和出口乏力,不论金币或外币都只不过是市场流通的辅助工具,再怎样闪转腾挪,也不过是“换个死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