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历史,凡是十次经济危机,就有九次与房地产炒作有关。目前,国际上处理房地产危机主要有三种办法:第一种,前苏联和津巴布维模式,就是发生了房地产危机,就通过印发钞票的方式,把危机往后拖。就是如果房企欠债还不了,就再借给他钱,把旧债还上,剩下的资金继续买地盖房。最后导致危机爆发,全面通胀,经济陷入崩溃,民不聊生。
第二种,是日本和美国的主动刺破泡沫的模式。面对房地产泡沫,当年日本央行主动上调贷款利率,导致日本房地产泡沫快速破裂,从此日本国内再无人热心于炒房。不过,日本经济也一直在原地踏步二十多年。而美国在年房地产危机来临时,任由以雷曼兄弟为首的金融机构倒闭,通过前后四次量化宽松政策,稀释当事银行坏账,通过美元霸权向全球市场转嫁风险。
第三种,就是我们中国现在面临的房地产风险,因为中国房地产总市值达到了万亿人民币(相当于65万亿美元),这等于美国+日本+全欧洲房地产的总和。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如何处理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主要是中国不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除了打击投机炒房者之外,还要鼓励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入市,避免房价大落。然后逐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让房价跌掉一点,当地居民收入再涨一点,最终完成接轨,实现软着陆。
平心而论,处理房地产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房地产没有泡沫,真的出现泡沫,要想把危机完全控制住,经济一点不受影响,那是不可能的了。当年,日本和美国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是因为他们是有底气的。
对于日本来説,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有海外投资,其规模有10万亿美元,即使日本国内经济衰退了,但是日本的海外投资每年回流日本资金3万亿,日本国民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影响。而美国就更不必説,美元是世界性货币,美联储可以通过量化宽松向世界转嫁危机带来的风险,而且美国经济有自愈功能,在房地产金融危机发生没几年,美国经济又恢复了。
而中国既不能走津巴布韦、前苏联的继续维持房地产的老路,也模仿不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摆脱房地产危机的经验。所以,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要通过中医疗法慢慢去化解,最终实现软着陆,避免给经济和金融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
第一,将房地产调控严格执行到底,比如要防范一线城市房价大涨大跌,而对于广大二三线城市房价,可推动户籍改革制度,放开落户政策,让农村人口自由进入买房置业。现在看来,部分城市房价每年出现20%的下跌,对当地经济和金融影响并不大。今年青岛房价从元/平方米,下降至元/平方米,也没有对当地经济和金融产生多大影响。
第二,是下决心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日本和美国在房地产泡沫被挤破后,就主动靠发展高科技产业,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转型。而中国未来也有很多科技领域也要赶超世界一流水平,产业结构也要升级,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如果经济发展能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乃是一件大好事。
第三,用时间换空间的办法,尽可能让房地产软着陆。目前为什么説房价有泡沫?就是高涨的房价早已脱离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如果出现断崖式下跌,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冲击,而如果鼓励刚需、拆迁、改善等需求入市,让当地房价跌势放缓,同时,又让当地居民收入年年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这样通过五至六年的时间,完成了房地产软着陆。但是这种情况,之前世界各国没有先例,能不能行得通,犹未可知。最大难度在于年年上调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全球由房地产引起的经济危机,一个是前苏联和津巴布韦模式,就是有了危机不解决,还想着用更大的泡沫去弥补之前较小的泡沫,结果是经济崩溃,货币贬值,民不聊生。还有一个就是日本、美国,主动下刺破泡沫,从此向高端科技领域发展。而目前,中国在处置房地产危机方面基本上是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只能通过,短期保持房价稳定,中长期让房价稳中有跌,逐步恢复合理属性,与当地居民收入接轨,最终实现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