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近日,国家统计局江门调查队
公布了我市今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数据显示,
1月份,我市CPI环比上涨0.7%,
同比上涨2.7%,
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价格
环比呈现“7升1降”格局。
食品烟酒类商品
1月份,我市食品烟酒类商品价格环比(下同)上涨0.5%。蔬菜节前涨价幅度较往年相对收窄,全月来看,菜类价格上涨2.3%。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下降1.1%。另外,畜肉副产品价格上涨1.1%。禽肉类价格上涨1.8%。水产品价格上涨0.4%。蛋类价格相对平稳,下跌0.1%。干鲜瓜果上涨1.5%。
工业品
工业品价格环比持平。临近春节,随着需要增加,少数服装打折促销力度减小影响,服装价格上涨0.6%,其中,女式服装类价格上涨1.3%,儿童服装类价格上涨0.3%。年末建房装修旺季,住房装潢材料价格上涨0.5%,水泥价格上涨4.2%,木地板价格上涨1.5%,板材价格上涨1.0%,涂料和瓷砖价格均上涨0.5%。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1月金饰品价格上涨4.2%,铂金饰品价格上涨2.6%。
旅游
随着学生放寒假,外出旅游逐渐增加,旅游价格上涨7.2%。适逢学生放寒假以及务工人员返乡高峰,交通费价格显著上扬,上涨14.4%,其中,飞机票价格上涨39.2%,长途汽车票上涨20.4%。此外,江门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于年1月1日开始执行,受此影响,部分医疗服务价格上涨,1月综合治疗类价格上涨16.0%,其中,一般医疗服务价格上涨10.1%,一般医疗操作价格上涨44.2%。
周华东摄
去年我市实现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9.4%
工业经济交出亮丽“成绩单”
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排在全省前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8%。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工业经济“引擎”带动密不可分。记者近日从市工信局了解到,去年我市工业经济交上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9.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24亿元,增长8.2%,增速比省平均水平高7.4个百分点。
01
暖企业、促投资提振信心
近年来,我市将工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通过工业立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速,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9.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排在全省第5位;实现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8.7%。
在工业投资方面,随着“暖企业、促投资”行动的深入开展,工业投资稳步增长。据统计,去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4亿元,增长8.2%,增速比省平均水平高7.4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比重由年的6.48%上升到7.99%,总量、增速分别排在全省第5位和第6位。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投资的增长,源自企业信心的提升。去年,我市落实好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及重点企业制度,并制定《推动江门工业投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年)》,极大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
年,全市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技改投资完成.72亿元,增速比省平均水平高9.5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比重由年的5.47%上升到6.65%,排在全省第5位。此外,去年我市还大力实施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计划,全年新增机器人台,扶持“机器人应用”工程项目11个,撬动新增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投入约万元。
“通过追加市级资金落实技改事后奖补、设备更新等多项*策,提高奖补比例,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我市去年共有家规上企业开展了技术改造。”该负责人表示。
02
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加速壮大
在工业经济发展提速的同时,去年我市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数据显示,年,我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年的7.2:48.1:44.7调整为6.4:49.1:44.5,二产提高了1个百分点。
特别亮眼的是,去年我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依旧保持高速增长,增速达17.8%,大幅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9.09%、29%、9.2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更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省“珠西战略”,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加速壮大。
去年,我市积极落实省珠西产业带聚焦攻坚行动计划(—年),并出台了我市实施方案,着力培育以轨道交通、工作母机、机电装备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较快发展。
据统计,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完成.71亿元,增长7.5%;装备制造业投资完成.39亿元,增长16.8%,超过省下达目标1.8个百分点;新引进、新开工、新投产超1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分别为65个、36个、31个,超额完成省下达全年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届“珠洽会”上,我市组织发动51家企业、选取件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参展,签约项目42个,投资额.1亿元,为历届之最,签约数及投资总额在珠江西岸八市中均排名第二。
以新能源电池产业为例,去年我市制定出台了《江门市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工作方案》,全年新能源电池产业工业总产值.26亿元,增长43.89%;全年全市在谈跟进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22个,投资额.7亿元。
“我们还加快谋划4K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推进海信电子、海信宽带、海信通信等4K产业项目建设,完善我市4K产业链;推动唯是半导体4K电视生产线扩建项目落地,加快释放产能。”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03
五大万亩园区建设有序开展
工业经济发展提速,离不开重大项目,而重大项目落地需要有高水平的产业平台作为支撑。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园区提升发展路径。产业共建取得新成效,全年新承接珠三角核心区6市转移项目67个,项目数位居全省前列。
为承接大湾区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在“1+6”核心园区的基础上,我市于年提出高水平谋划重大产业发展平台——五大万亩园区。去年,五大万亩园区建设加快,全部纳入省产业园管理,珠西新材料集聚区获省批准成为化工企业承接园区,成为珠三角核心区唯一尚具备连片开发能力的化工专业园区。
据统计,去年五大万亩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有序开展,全年新增土地平整亩,固定资产投资约91亿元,新引进项目55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5个。
“去年我们狠抓省级产业转移园建设管理,我市省产业转移园区(集聚地)全部纳入到年版国家开发区公告目录;鹤山、蓬江产业集聚地也成功获省*府批准由省产业集聚地升格为独立的省产业转移园,实现省产业转移园在三区四市全覆盖;我市在省产业园建设管理绩效评价中获得万元资金和亩土地指标奖励。”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去年我市“1+6”核心园区进一步提质增效,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1亿元,增长10.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12.06%;完成工业投资.54亿元、基础配套设施投资88亿元;新引进工业项目个,计划投资额.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盘活闲置土地.01亩,处理空置厂房13.98万平方米,工业用地地均税收.07万元/公顷、土地开发率75.5%。
江门天气
今天,阴天,有分散小雨,气温18到22度。早晚清凉,午间舒适。预计,18至19日有中到大雨,局部有雷电;后期云量仍然较多,偶尔局部阵雨。近期雨水转频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