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弢中观角度看中国,经济和股市仍处于阶段 [复制链接]

1#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当时。

年3月20日,第五届中国证券私募年度论坛暨金樟奖颁奖盛典完满召开。颁奖仪式邀请到4位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翘楚齐聚一堂,带领我们梳理行业脉络,把握市场先机,以不同的视角帮助投资者朋友们在不确定的时代里寻找确定的价值。

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导致高估值板块持续受压,核心资产大幅下挫。北京泓澄投资创始人张弢先生分享了长期、中期、短期三个维度的后市观点。

长期来看,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因为中国是一个特别大的单一市场,其中能诞生很多卓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并且整体中国人民对改善生活的追求以及集体主义精神都非常强烈,因而中国在社会稳定性、经济增长性、民族精神上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中期来看,从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经济、股市会进入小繁荣的阶段。因为年金融去杠杆提高了融资效率,房地产调控措施明显的实现了对房价的控制,意味着居民对权益资产配置的拐点已然到来。同时*府对民营经济参与主体的呵护越来越明显,各行各业的*策越来越开放,北上资金也在持续流入,机构化趋势将深刻地改变A股方方面面的表现。

最后回到短期的观点,疫情对于海外经济以及长期消费能力肯定是偏负面的,全球整体经济恢复的动力不会特别强,货币*策很难会出现急转弯。近期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有点反应过度,从中期框架来看,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市场化*策指引下的阶段性繁荣期。

以下为泓澄投资张弢先生在格上财富第五届中国证券私募年度论坛暨金樟奖颁奖盛典上的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张弢,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各位投资人做关于未来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前景的交流。

金融到底是什么

在谈市场和经济的具体观点之前,先讲讲金融市场这个话题。金融到底是什么?金融对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金融顾名思义就是资金的融通,它能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能让需要钱的人从富裕的人手里拿到钱,再进行生产活动、投资等,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效率提高。金融重要的媒介是货币,而货币的载体在过去也有很多变化,从刚开始的贝壳、金属铸币,到后来纸币、包括现在的电子货币,变化多样。不同变化下的流通效率和整个运行机制就会稍有不同,但无论怎么样,货币对整个经济是否发达起到比较好的推动效果。以繁荣的宋朝为例,从占全球GDP的比例去看,宋朝时期的GDP会占到全球的一半左右,一个很著名的古画——清明上河图基本能够展现当时宋朝的繁荣。追溯其原因,宋朝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煤炭,包括一些机械驱动的船,宋朝的官僚体系,相对来说也是运行效率比较高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宋朝开始使用纸币,他们的金融体系是非常发达的。王安石变法之后,国家有一种机制可以贷款给农民用于生产,然后*府把多余的物资贷给商人。所以整个宋朝为什么能在全球这么领先,或者是GDP占比这么高,原因是当时金融体系在全球是非常发达的。

但是货币发行或者金融体系的运行,也可能会走向极端的一面,比如说津巴布韦币,或者宋朝末期的货币超发。总体来看,金融体系的运转或者是货币的发行确实能够提高社会效率,让资金融通,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生产,这绝对是正面的。另外,些许的货币幻觉让大家好像都变得有钱了一点,能够刺激经济消费冲动,对经济也是有正面效果的。但是一旦超发,会带来负面的后果。在近代金融体系,特别是七八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央行发行货币的约束变得越来越少,或者说动机变得越来越强。

分享金融和货币的概念目的是想告诉大家,金融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同时还实现了财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利益再分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房价过快上涨,实现的是城市人的财富增加,或者说会透支了一些未来几代人的财富。如果把时间拉长,看美国从年到现在的市场,只有股票能够战胜货币不断超发带来的通胀或者货币贬值。在现代化金融体系之中,货币较长维度的超发这是必然的一个现象,它会持续存在。

投资的三个层次:

资产端、负债端、心态

再来谈谈投资,投资是多元和复杂的。现在经常谈到的要去买什么?买核心资产,还是买一些跟经济不相关的,稳定性的资产,还是说要买大金融,所有这些讨论都是资产端的事情。实际上想要做到比较好的投资,它是有三个层次的,除了资产端,你怎么样经营好负债端也非常重要。有些负债端会让投资者资产端的动作变形,不建议大家去加杠杆做投资。因为加杠杆会给投资的可持续性带来压力,比如一次超预期的下跌,加杠杆的行为可能会让你的资产归零,甚至为负数。投资的第三个层次是什么?是投资者心态的管理。是否具有良好的投资素养或者投资结果,不光跟深入的研究或者是反思相关,还跟什么样的心态相关。这一点跟负债端有点类似,要规范投资行为,一些容易影响心态的投资行为会导致比较不好的投资结果,比如频繁做仓位调整,加杠杆等。

投资股票的核心是发现优秀的公司,

并且坚持长期

股市内部结构是严重分化的,长期价值的创造永远只在少数,要买对公司才能创造价值,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公司价值的判断。举个例子,国内的基金经理,长期10年以上的年化达到20%以上收益率的基金经理是非常稀缺的。但如果你年的时候买了一个中国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它是做社交聊天软件的,持有到现在,你的复合收益率大约是50%。面对这样的公司,去思考货币*策的变化,或者是今年紧缩明年放水,意义都不是特别大。因此,投资最核心的是发现优秀的公司,发现那些优秀的企业家精神。

投资的目标不是去追求短期收益率的最大化,而是追求长期收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以正确的方法论充分的在权益市场上暴露足够多的时间,才有可能享受到最大化的价值。比如巴菲特的财富积累,他绝大部分的财富都是他60岁以后积累的,复利的效果越往后就是这种效应,如果中间10年不做了,财富积累就从此中断了。

对后市长期、中期以及短期的观点

年以后,我们遇到了股灾、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中美贸易摩擦等,在当时来看,这些影响很大,市场反应强烈,但是现在去回望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市场超跌反而带来了布局的机会。当然,人对短期的东西总是给予最高的权重或者是情感暴露,即使经历过年、年、年的人,也依然会高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