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浅
“通货膨胀”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毕竟通胀是随处可见的,但其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一般来说,通胀在每个国家都存在,而良性通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恶性通胀,津巴布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津巴布韦的货币甚至已经使用了“千亿”和“万亿”这些超大金额单位。
理论上讲,适当的印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促进居民的消费,但这一情况在去年则被完全打破了。年疫情期间,美国率先“放水”,随后其他国家一道开始效仿美国“放水”救市。时隔一年后,美国“放水”的后遗症也开始慢慢显现。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已经启动了总计5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很明显,这5万亿美元最终流向了世界各国。5万亿美元进入市场,后果可想而知,全球“恶性通货膨胀”正在不断袭来。
自年以来,各类商品的“涨价潮”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行各业纷纷涨价。例如,纸价上涨了;家电价格多次调整;油价也迎来了“9连涨”,且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根据FAO数据,年2月,“9连涨”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全球的食品行业中,打破了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数据显示,从全球来看,食品价格指数较年2月上涨26.5%,较1月上涨2.4%。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这样一种国际物价变动趋势,国民们也忧心忡忡。当国际油价上涨时,往往会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当国际食品价格上涨时,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粮食价格也会上涨?
为了给大家吃“定心丸”。有关部门发言人已经给出明确的回答:国内支持粮价大幅度上涨的条件并不充足。换句话说,粮食价格不会随着全球的上涨而上涨。即使某些商品出现小幅调整,也会保证在合理区间内。正如前段时间卫生纸的价格涨了,但实际上反映到终端消费者身上,并没有明显的感觉。经常去超市应该知道卫生纸的价格和以前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不必跟风囤积。
控制通货膨胀率实际上就是控制物价,这样老百姓的收入才能跟上物价上涨的水平。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许多原材料稀缺,这也使得成本上升。当然,价格变动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虽然“全民价格”上涨了,但有些商品却并没有涨价,相对来说还“下跌”了。
90年代,许多家庭在汽车、手机和彩电上花了很多钱。很多人还把这三种商品看作是财富的“地位象征”。但是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过去花费几千元的手机,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功能也更齐全。
汽车现在也很普遍。以前一个家庭买辆车得有多少人羡慕嫉妒,现在基本上也属于和常见,过年回村子里就会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它的身影。
而彩电也已经成为家庭中最常见的家用电器。在这方面来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技术和生产力的提高,反而降低了这些商品的价格。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和汽车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许多人每一两年就换一部手机,汽车也每几年换一次,这也导致了保值周期并不长。因此,在选择商品时,更多的人开始追求性价比,而不是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