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6/28 18:50:00
06:06不悔援非岁月我们医院的四位医生,(由左至右)张威、王卫平(队长)、潘勇、杨耀永。我们参加了我国第15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和第19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在非洲工作了13个月。非洲最多的疾病是疟疾和伤寒,队员伤寒是反复发作的。而像杨耀永所在的检验科,艾滋也多,因为要接触血液标本,保守估计30%-40%的感染率是有的。而当地生活条件也很差,我们洗了七个月的冷水澡,水里面都是泥,头发洗都洗不干净。由于贫穷、疾病、战乱等各种历史原因摧毁了塞拉利昂的公共卫生系统。时至今日,塞拉利昂仍然缺医少药,医疗设备不全,但是各项检查、治疗费用昂贵。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津巴布韦,因为就医实行预约制,医院看病,医生认为病人是需要住院的,就给写介绍信,医院预约,一般这个流程要两三个月。对于顾客病人来说,两三个月以后,已经是陈旧伤了,骨头都已经了长了一些了,医院进行治疗时,很有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我们没那么高尚,但作为医生的职责,来了就是要为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带着这样初衷,医疗队每到一处就诊,面对上千人的非洲贫民,从早上6点一直看到晚上9点,连吃饭都顾不上,我们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可能多的看些病人。虽然去之前,我们就知道当地传染病多,艾滋病多,作为外科医生要上手术台,随时都有暴露的风险,并且当地手术前并不会做艾滋检测,而是术后检测。但是当这种担忧变成现实的时候,我们心里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在开始援非工作后的第72天,王卫平和张威所在的第15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接到了一台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当时,张威正在指导当地医生进行手术。当地医生可能没有很多经验,操作时候动作比较大,把假体放在髋关节的时候,病人的血液突然飞溅出来,直接飞到了张威脸上和眼睛里。非洲医生要张威马上离开去清洗,但是因为要处理患者暴露在外的伤口,张威非常淡定专注坚守自己的岗位。下手术台后,这位病人的检测结果显示是HIV阳性(艾滋病携带者)。“得到这样的消息,心里怎么可能不担心害怕呀!”张威必须吃艾滋病阻断药物,但这个药物的副作用很大,尤其对肝功能的损害比较大,服药后就出现了严重的黄疸,整个人都变黄了,并且每天都会有腹泻的症状,食欲也不是很好,最后消瘦了二十多斤,而这一切他都不敢告诉家人。在接受艾滋病阻挡药物之后,张威并没有中断自己的援非之旅,医院工作,与高危险病人接触。值得庆幸的是,张威的化验结果是HIV阴性,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潘勇的父亲在援非期间去世,母亲发生事故,作为独子的他只能强忍这伤心和担忧继续工作。杨耀永的女儿在他援非期间参加了高考,在这关键时刻,他也没能守在女儿身边。从非洲回来,也许我们从“奶油小生”变成了“粗糙黝黑的汉子”,但我们不悔这段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