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一个人出生时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多数人后来都变成了盗版。”我很欣赏这句话,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培育出多彩多姿、诚实向上的人,而不是用统一模具复制出整批整批的无脑木偶。这是我来新加坡后,对教育的一份新感悟。
本文系作者赐稿
来新加坡几年,多次听当地人感叹:“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人。”可不是吗,国土面积仅公里的小岛国,除万人没有其他资源啊,难怪新加坡*府几十年如一日注重精英教育,努力保证每个国民都受到最好的教育。
我没来之前就对新加坡的教育怀有好感,年,儿子儿媳告知“打算要个孩子”时,我随即建议他俩去新加坡打工,原因很单纯,新加坡被公认有亚洲最优质的教育和安全良好的环境。半年后儿媳只身赴坡,随后儿子也离京到坡,从最普通的程序员做起,安家立业,如今小孙已经4岁多。年至今,我们老两口三次南下帮助带孙,眼见新加坡教育之优越超乎先前预期。
几年间遇见过多个专门来新加坡求学的小留学生,孩子健康快乐,而陪读妈妈们真不容易,既要忍受两地分居又需负担不菲的学费加房租,她们追求的无非是这里卓越的教育环境。
友好贴心的养娃天堂
年初,我家小孙一岁多,儿媳开始物色幼儿园,我也跟着看过几处,感觉都还不错,儿媳好中求好,换了一家公司上班,新单位附近有所优质幼儿园属于协办单位,公司员工子女入托每月可减免新元。一岁半的小孙很快入托了,最初两天小孙有些恋家,迅速适应,小2班十多个小孩有三位老师,一位新加坡华族英语老师、一位来自台湾的华语老师,还有一位马来族老师。台湾来的潘老师特别温柔和善,孩子们都喜欢她,我孙第三天就笑着入园了。
新加坡幼儿园
如今我去接孙,孙多次嘱我“奶奶明天你晚点来,让我多玩会儿。”这话让我开心,可以想见孩子在幼儿园有多快乐。
新加坡有完善的教育体制,双语教育已经推行几十年,幼儿园和小学都有英语、华语、马来语老师,各族孩子同班相处,从呀呀学语时就开始掌握双语或多语。我孙三岁半时,就开始担任我们老两口的翻译,中英两种语言切换自如。
新加坡*府为缓解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设有奖励金额:公民生第一个孩子可获津贴2·1万新元(约10.5万人民币),逐个递增,第五个及后面的孩子每次可获3·5万新元。据世界NGO组织的报告,近几年新加坡保持着“最适合儿童成长国家”美誉,年在个参赛国中,新加坡位列第一,排名超越了普遍认为儿童福利最好的北欧三国瑞典、芬兰、挪威,亚洲挤入前十的国家只有新加坡和韩国。
新加坡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细致到位,各种儿童设施齐全,硬件设施超级“儿童友好”,各大商场每一层和邻里中心都很方便找到母婴室,母婴室里设施齐全,尿布台、冲奶粉的冷热饮水机和有隔帘的哺乳软椅。
(我家人周末常去的巴西立海滨儿童游乐场有方便轮椅上下的大秋千,专门为残疾儿童设计,岛上各游乐场都有这类设施。)
公共场所如图书馆上下楼梯都有双排扶手,高的适合成年人,低的适合儿童。说起图书馆,只有北京五环内面积的小坡,至少拥有26个公共图书馆。周末我们经常带孙去淡滨尼社区图书馆,门口有还书用的自动行走机器人,馆内藏书超多,凉爽舒适,每次可免费带走借阅22本书,一个月到期前手机会受到还书通知,点击即可办延期,爱看书的大人孩子在这里好有福!
由于连续17年没发生过一起儿童拐卖,新加坡的父母少操很多心,稍微大些的孩子独自下楼玩耍无须担心。一年前网上调查,多数家长表示孩子10岁,也就是小学四年级就可以自己上下学了。我住的院子里,离学校稍远的小学生或坐校车或乘公交,学校离家近的都是步行。我看见小学生们基本都是自己或结伴上下学,校门口接送的家长少之又少,跟在北京见到的幼儿园和学校门前爷爷奶奶拥堵着,或父母接孩子的车队排成串的场景大相径庭。
年看到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让自家刚满3岁的小娃独自出门去买早餐,为确保安全,全程有人悄悄尾随,娃不知道,自己搭电梯、过马路、点餐、还钱(买单)、提着盒子回家。孩子妈妈看录像时激动得落泪,为自家孩子骄傲。北上广的亲友,您敢吗?
基础教育与分流利弊
新加坡的基础教育是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和初级学院两年。12年里重大考试共有五次,依次为小四分流、小六会考、中二分源、O水准考试和A水准考试,与中国高考“独木桥”的考试制度明显不同。五次和一次相比,升学压力因分散、分流被减轻。一卷定终身太残酷,引发过多少无奈悲叹:寒窗苦读十二载,一生命运被短短三天和几张试卷无情锁定,一次高考成绩就能体现真实水平与综合能力吗?
新加坡中小学课程为半日制,我家紧邻一所小学,邻家小学生每天早晨7点半上课,下午1点半放学,没有课外作业。学生在校午餐,“学校的饭好吃吗?”同楼邻居三年级男孩闵昊回答我“很好吃”!他妈妈对我说:“学生营养餐每人每顿家长只需交1元,其他由*府买单。肉类只提供鱼和鸡,因为马来穆斯林禁食猪肉,印度餐禁食牛肉。”
新加坡中小学7:30举行升旗礼、唱国歌,然后上课。课程设置科目丰富,主课是英文、数学、母语专业课,副课有体育、音乐、美术、阅读、艺术、手工、社会研究和健康等,3年级开始增加涵盖范围很广的科学课,因富含趣味而广受欢迎。各项课程中都包含对情谊、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的培养,以及未成年人的情绪管理。
分流制度从小学开始,三年级期末考试后,按成绩将学生分为三类,重新分校分班。很多人批评这么早对学生分流,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自信心,教育部门解释这么做可以将认知不同的学生分别施教,营造出适合不同学习能力的合理环境。许多事有得有失,新加坡这么做或许是高一层级的另一种公平?据说新加坡*府对所有学生全程监控,确保每一个可塑之才都能获得重点栽培。
年,新加坡作家梁智强制作了一部电影《小孩不笨》,用三名慢班学生的遭遇控诉了分流教育的弊端,引起不小的反响,促使*府作出反思,从年起推行小学教育改革,逐步将快班和中班生源合并,到年,快班、中班和慢班生源的分流制度被全面废除,只是成绩拔尖的学生分流到名校的制度被保留下来。小学阶段的期末考试多数也被取消,改用以平时积分做评估,切实减轻了小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压力。没有绝对的公平,拥有纠错机制格外宝贵。
新加坡的中学分自治中学、*府中学和自主中学三种。自治和*府中学的学费统一由教育部规定,自主中学自定学费,一般会贵些。中学生选读7~9门课程参加毕业文凭考试,另外体育、公民教育两科和课外活动是不需要考试的必修课。
4到6年后,根据中学毕业成绩和课外活动的特长加分申报高校。高校分高级中学、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半数以上的中学生进入高等教育中心(相当大专),有5所理工学院、3所工艺教育学院可供选择,其后成绩优秀的少数毕业生有机会最终进入名牌大学。
新加坡大学预备课程教育中心分理科与文科两种,但理科学生必须修读文科科目,文科学生也必须修读理科科目。两三年后学生将参加剑桥高级文凭考试,取得剑桥高级证书者可进入大学。
新加坡教育部门在每次考试中都悉心选拔出一批“精英”,然后加以分流,多元化教育模式结果是考试竞争虽激烈,但每个学生能获得适合自己下一步深造的路线与机会。优秀的理工学院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击败初级学院的竞争对手,最终被世界名校录取的例子屡见不鲜。分流形式有消解升学压力的效能,有利呵护未成年人的健康心态。
精彩免费的课外活动
新加坡小学校放假时间与中国不同,中国学校放寒暑假,暑假长近两个月;新加坡每年6月和12月放一个月长假,3月和9月放10天短假。新加坡中小学实行“半天制”,“半天制”让学生从单一课堂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的支配权,有充分时间参与精彩纷呈的课外活动。假期和下午放学后,学校为学生提供上百种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的艺术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挖掘兴趣并建立自信,每掌握一项技能都被加分计入毕业成绩。
为“逼”着孩子玩,学校经常组织比赛,定期举办文艺汇演,这类活动不仅帮学生发挥出潜能,而且能培养协同合作的社交能力,为日后升学的综合成绩提供必要的加分。必读课程之外有了上百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覆盖了能力不同、兴趣各异的学生,这些课外兴趣班是免费的,孩子们根据兴趣选择参加,家长无需再交费,对国家对小家都有益处。
兴趣活动展现出各自的长处,针对具有体育、艺术等特长的学生,新加坡教育部创办了新型学校,因主科成绩低迷而沮丧自卑的学生最适合进入这类学校,便于发挥特长恢复自信,重新定义成功,梦想成真的事例举不胜举。在新型学校中,有人熟练掌握了一门技艺,有人提升了擅长的口才,有人勤于思考学会了创意策划,这些实干型人才国家都需要,人才济济构成健康完整的社会。精英教育优先将高分学霸保送进名校,同时为所有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竞争性选择,从强调学科学到